【学院战神|浙大】三峡学院25考研11408一战上岸浙大计算机经验贴
92 看多了,就服学院哥啊:原文地址
写在开头¶
为什么选择考研?由于英语太差,所以我一直以来都没有考研的打算。由于疫情后行情严重下滑,想进大厂,简历基本投不进去,也找不到什么好工作,所以才决定要不要试试考研。在考研接近一年的时间中,给我的感觉就好像是大梦一场。初试考完英一后就感觉完蛋了,虽然没有放弃第二天的考试,但多少也影响到了数学和408,对完408选择答案后果然崩了,所以初试完就开始被折磨,果然最后出成绩英一53,由于之前浙计英语单科线一直都是55(除了10年),所以又担心被卡线,折磨仍在继续.....。最后单科线降到了50,复试线也降到了347(也算是运气好遇到爆冷了,所以有点希望最好别放弃)。听说浙大机考不难,本来以为稳了,结果今年来了波大的,机考也炸了,考前最担心的面试结果却算是比较正常的。在准备初试的过程中,对我帮助最大的应该是浙大计算机考研总群的群友了,特别是24数一150上岸的狗哥,备考期间经常问狗哥数学题,狗哥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人型哈希,见数学题就秒,讲解的也很清晰。甚至狗哥最后出的一套模拟卷还押中了25数一的冷门考点置信区间选择题和傅里叶填空题(狗哥经验贴会放结尾)。
基本情况¶
本科:重庆三峡学院
专业:软件工程
考研成绩:
择校¶
择校方面由于一开始听说408很难,所以是准备找一个自命题的985学校。刚开始准备的是成电,考ds和os,学了一段时间后感觉不知道学什么了,并且听说自命题学校还可能突然改408,所以我就打算先学一学408。408中对我来说最难的就是计组,因为本科这门课基本没怎么学,甚至都没突击两天。学了几个月后感觉没这么难,并且当时在浙计群已经几个月了,有点被氛围吸引所以最终决定报浙计。
初试准备¶
备考时间:主要是3、4月,7-12月,5,6月由于学校事多学的比较少。
7月后每天时间规划:上午10点~12点英语,下午2点~6点数学,晚上7点半~10点半408
番茄自习室统计数据:
政治¶
政治国庆后开始慢慢刷小程序选择题,由于觉得时间还早所以没时间就没刷,我用的仓盾,刷了上面的1000题部分。还经常腾时间给英语和数学。徐涛的课抽时间都倍数过了一遍,基本上相当于磨耳朵,感觉不听问题也不大,12月后开始做各种模拟卷,肖四肖八,徐涛,腿姐等,只用做选择题,模拟成绩比较低,基本在20-30,真题从20年开始做的,也是仅选择题。最后一个星期我刚回学校,肖四也刚到。本来想着背两篇。结果当晚发高烧了,基本上在床上躺了两天(幸运的是没在考试当晚发高烧)。所以最后肖四一篇没背完,就背了些马原。不过从结果上看好像背了也没用。
英一¶
单词¶
我英语一直很差,初高中基本没学过,21重庆高考英语听说很简单,我好像都没考到70,四级考了三次,分别是368,423,426。六级没过。所以刚开始备考时的重点就放在了英语上,大概一月份就开始背单词了,不过当时还在背六级单词,准备考六级。背单词我一直用的不背单词app,三月份开始背的英一单词,开始背的恋恋有词,基本上每天一个小时还只能背5 60个单词,甚至背的我头晕反胃,大概背了两三个月。背完一遍后换了红宝书,第二遍背的快了起来,每天一个小时能背完100个。红宝书背完后,做阅读发现还是很多单词不认识,查单词的有些单词都不在单词书内,后面才发现是中学学的。然后我又补背了一遍初高中词汇,虽然记住的不多但也算是心理安慰了,毕竟欠下的都是要还的。
不背单词app数据:
一月到十二月的背单词统计
阅读 / 完型 / 新题型 / 翻译 / 作文¶
阅读本来我准备5月份开始做的,结果当天做了尝试一下05年的阅读,20个错了15个,我人晕了。所以果断放弃了开阅读,然后去找了阅读技巧课,主要看的是唐迟的。然后正式一刷是从6月份开始的,做了06年的只错了10个,感觉进步很大了(也可能是运气好),由于做的很慢,所以我基本上一天就做一篇阅读,有时候还没做,所以直到9 10月才做完第一遍阅读,一共做了05-24年的。然后开始做新题型和完型,这两个题型由于分数占比不高,所以我只做了某些年份的。新题型感觉更多考逻辑,完型就考语法语感,所以我全凭感觉。20年英一真题我做的最好的就是15,16,17,23,做到后面感觉阅读水平还行了,本来以为英一能考65+,结果25给我当头一棒。英一翻译我看的是唐静,感觉很适合我这种基础差的,推荐去看看。作文背了石磊鹏的小作文大作文模板,就是没背过纯图表的,25它又考了。我的英语肯定是一坨,也问了ba哥不少英语问题。我会在结尾放ba哥(24英一90)经验贴。
阅读总分40的就是没做新题型
经验教训¶
- 考研英语最重要的就是背单词,准备作文可以晚一点,不用花太多时间,我的作文时间花的就有点多了。
- 基础不错的话阅读可以早点开始做,有时间就精读,做完了不想二刷可以看英语外刊,推荐经济学人。
数学¶
首先引用狗哥的话:我一直觉得,考试基本都是考的你下限,很少有人考试能发挥出自己的上限。对于数学这门拉分很严重的科目,怎么提高自己的下限才是确保你高分的充分条件。
基础阶段¶
时间安排大概是:主要是3,4月。5,6月没事会看些视频,没怎么做题。
教材、习题推荐:25张宇基础三十讲 + 真题基础版(87-08年真题)+ 1000题基础篇
基础阶段主要是学习一些基本的知识点,以及一些基本的做题方法套路。基础阶段高数、线代、概率论可以分开学,在学线代以及概率的时候,建议每天做一点高数相关的习题复习一下。尤其是数一专项部分,级数以及俩类曲线和曲面积分,现在数一基本是必考。对于曲线曲面积分等抽象,自己不好描绘出图像的,推荐两个网站:
3D Calculator - GeoGebrawww.geogebra.org/3d
Desmos | 3D 图形计算器www.desmos.com/3d?lang=zh-CN
个人感觉第二个好用一点。
对于基础阶段,个人感觉最难学的部分是线代,最难做的部分是概率论。因为线代一开始学起来没有体系,小结论又很多,很容易学不明白,弄混淆。这个问题我认为可以先放一下(这个策略对数学和408很重要,不要死磕),等学完整本书以后,再回过头来推导一些小结论,最好能把他们贯通起来。对于很多小结论的证明,我觉得最好都要能掌握(至少常用的要会证明),虽然考试很少考线代证明(也有可能考),但是它对于你知识体系的贯通是有帮助的。线代也推荐一个好用网站:
而概率论可能是因为我一直学的都不怎么样,特别是在做随机变量的函数那里的题,求分布函数的时候积分区域经常写错。这个问题本质上还是高数的二重积分学的不够好,因为我没看过课,所以基础阶段我学的非常快,基本上一个月就学完了30讲,所以基础还是不牢(这也导致后续强化阶段我还要补基础)。即使在高数那里会做二重积分,结果到了概率论就不会了。所以对于概率论部分,很多都是高数知识的应用,难度不算太高,一定要打好高数基础。
由于数一的内容有点多,所以每天的学习时间也是要保证的,我在基础阶段一般每天3小时左右,强化阶段花时间更多。但是一天不能只看视频课就结束了,一定要抽时间去做题,加强自己对于知识的理解(数学做题远比看课重要)。我的建议是自己先看书,看不懂再找对应的课程,不要把某个老师的课当电视剧一样挨个刷,这样时间肯定不够。优先推荐做1000题基础篇,然后可以找对应章节的老真题做做。
强化阶段¶
时间安排是7月初-9月底。
教材、习题推荐:我做的是25年36讲,但是内容确实多,我也没有全做,所以并不是很推荐,推荐24年36讲。习题册我只做了1000和900(由于900有点偏难,如果基础比较好的或者二战的,我推荐李艳芳900题),660和880没做过,但是质量听说也很好。
强化阶段不同于基础阶段,强化阶段主要就是大量刷题。强化课也就是在给你讲题,所以我建议有能力的同学还是自己啃书,能够省下很多时间去刷题。对于某些不太理解的部分,再看看视频补充即可。
这个阶段做题也是训练你计算能力的很重要的一个时期,24年的数一总体的计算量有点大,特别是线代填空题。所以计算能力很重要,甚至感觉数一就是考计算能力,计算能力强应该很容易上120。大部分人平时做题的时候,有点重思路,轻计算(包括我,所以我25考研也算错了10多分),这个问题其实比较严重的,因为数学选择填空分值太高,一点算错就容易狂扣十几甚至二十几分。但是一道题可能有多种计算方法,计算的方法如果不恰当,难度会大很多。所以平时做题的时候,一定是要自己好好算一下,然后和答案对比,再进行总结和反思。
同时因为这个阶段是暑假,大部分人都是可以支配自己的时间。我推荐上午学数学,这对你后期模拟也是有帮助的,而且每天最好保证4-5个小时给数学。当然如果上午不能早起就还是下午数学,我上午一般10点才能起,所以我都是下午数学。
真题以及模拟阶段¶
我是9月底结束的强化,10月开始的时候就需要进行套卷训练。
卷子推荐:真题(10-25)、25李林四套卷、25张宇四套卷、25合工大超越十套卷、24合工大超越十套卷、欧几里得小程序模考以及25欧几里得三套卷、李艳芳三套卷。(个人认为推荐的模拟卷难度是递增的,欧几里得和李艳芳最难,目标不是很高不用做)
真题以21年为分隔点,之前的是旧模式试卷,后面的是新大纲以后的试卷结构。个人觉得旧模式试卷也可以限时做做,但是我觉得分数其实没有啥必要计较,主要是训练一下限时的感觉。对于一些比较难的年份16,20 等,心态保持好,多复盘吸收就好了。21以后的可以拿答案卡按考试模式给自己模拟测评一下,然后探索一下最适合自己的做题分配时间。一般选填不要超过70分钟,总体不要超过150分钟比较好(压力训练)。
我个人认为压力训练是很有必要的,会提升你的做题速度,以及你的准确率。我一般是一套卷子要求150分钟以内做完,如果做简单一点的模拟卷就是2个小时以内做完,并且限制只能用一张A4草稿纸,甚至可以自己制造一点噪音(考场上要新草稿纸是需要把之前的交上去的)。超过这个时间的,我就会总结自己在哪道题有点不顺利,是计算问题还是其他问题。而且这样训练的时候,可以不检查,训练自己的一次准确率。
刚开始的时候,的确会有点难受的,因为这样对你做题速度要求会比较快,以及对你的计算能力要求也会很大。但是你坚持这样下来,计算能力和做题速度的提升都是会有的,并且这样的话,你在考试的时候,就能够在更少的时间把自己会做的题目全给搞定,空闲出不少时间来检查以及啃难题。
如果大家想定期检测自己的话,有个小程序叫考研数学欧几里得,那个每个月几乎都有一次模考,去年是全程免费参加,以及免费批改。由于题目难度可能偏难,所以不用太在意模拟分数。
经验教训¶
- 基础阶段一定要把基础打牢,并且结束后不要拖(我5,6月基本上就浪费了),可以直接进入强化,不要害怕跟不上。
- 卷子可以早点开,不要害怕刚开始写卷子会拿低分。写卷子的感觉和刷练习册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,写卷子会更容易发现自己的知识遗漏点,也可以帮助我们以更全面的视角看待考研数学。
408¶
基础阶段¶
时间安排大概是:主要是3,4月。5,6月没事会看些视频。
教材、习题推荐:王道四本书+每小节后的选择题。
我开始学408的是时候,顺序是计组,os,计网,ds,时间分配分别为20,15,10,7day。由于基本没学过计组而ds基础好一点(大二参加过蓝桥杯,学过几个月算法),所以基础阶段基本上就把ds的时间给计组了,主要是听王道课和看书做题,ds我只看了书和做题。基础阶段可能快到4月底才结束,战线比较长。5,6月的时候由于每天学的时间不多,除了计组其他的课基本上就只看了一些视频和不熟悉的知识点。由于计组基础太差,当时还买了本袁春风的计组书(紫色),每天看一点应该看了一个多月,效率很低了。课程推荐王道咸鱼讲的课和湖科大的计算机网络,咸鱼讲的是真的好,很适合零基础。
袁春风紫书
强化及真题阶段¶
时间安排是7月初-12月。
教材、习题推荐:王道四本书+课后大题(真题)。有多余时间可以补充:计组推荐袁春风老师的紫书,os推荐现代操作系统和操作系统概念(黑书,不用全看),计网推荐谢希仁的计算机网络,ds感觉不需要补充,有时间可以在力扣刷题。
强化阶段主要是在做王道书后面的真题大题以及听咸鱼讲的强化课(要多输出),这个环节对我来说提升比较大,王道自己出的大题没有必要做。数据结构可以补充王道做的打卡表中的内容,还是很有用的。王道咸鱼的强化课可以将很多部分的知识点串联起来,帮助很大,强推!我是9月开始第一次做真题套题了,从09-23年的,做题加复盘可能一个月左右做完,一刷分数在115 ~ 135这个范围,应该算比较高了(给我后面膨胀埋下伏笔了),一刷完后做了几套模拟卷,比如王道,ACE,零壹。刷模拟卷主要是为了尝尝鲜,防止一直刷真题过拟合了,模拟卷上有些题可能有点野,可以不用在意也别纠结。然后开始二刷09-23年真题,二刷比较快,基本上一套两个小时就能做完,而且不用复盘很多,所以10月底基本上就二刷完了。二刷分数基本都在140+(可能有些选择题答案都记住了),这个时候基本上感觉408里的计组os大题就很套路了,一开始最怕的计组也没有觉得很难。然后找时间模拟了24真题,不得不说24真题计组流水线大题和os虚拟内存大题考的真得很难,最后只有120多点。所以我后续计组和os大题基本上就只准备了以往真题出现过的题型,特别是指令流水线和虚拟内存(结果25大题来个除法电路+进程虚拟地址空间细节给我干晕了)。由于我感觉408应该不会再比24大题还难了(事实确实如此,只是更偏了),所以从11月开始基本上408都没怎么花时间了(千万别学,25真题给我打醒了),每天基本上就整理真题和某些模拟卷的错题和看书复盘,由于这个时间段政治也开了,英语基本上我也在背作文了,所以有时候甚至都没学408。本来计划12月最后一周再把王道四本书过一遍,结果最后发高烧了两天,只剩下五天就把时间留给背肖四和英语作文了(25考完发现一点用没有才是最爆炸的)。导致408忘了很多细节地方的东西,考场上选择题有5,6个二选一的,结果全错了,选择题总共错了9个或者10个(上考场前还觉得408应该能保底120,考完觉得110都是胜利)。由于我408考的比较烂,会在结尾推荐旭哥(24年408-137)经验贴,有兴趣的可以看看。
经验教训¶
- 零基础建议直接听咸鱼的基础课,计网可以选湖科大(但25的计网也变成了咸鱼来讲,所以也可以试试咸鱼)。
- 我认为408越到后期越应该回归书本知识,多看书,看书优先级大于做题(与数学相反),因为零碎的知识点实在太多,不看书忘的也会非常快,而且真猜不到出题人会把什么冷门知识点出上去,甚至还可能是大题。但是冷门知识点出题肯定不会很难,也就是说你只要复习到了基本上都能拿分,所以我认为目前来看408学习的广度优先级要高于深度。
- 408和数学一样即使到考研后期也要保证每天的学习时间,不要像我一样觉得真题和模拟卷考的很高就放松了(我也成模拟哥了),因为408不看书忘的是真的很快。
复试¶
复试内容不能说,现在机试的占比是35%,并且感觉会越来越难,所以是很重要的,对于基础差的推荐晴神的刷题网站https://sunnywhy.com/,初试结束以后会有训练营和模拟赛,还会有专门的交流群给答疑,价格也很便宜。如果考浙大还推荐PAT甲级的真题。
推广¶
狗哥经验贴:
0x3fffffff:24 二战420 上岸浙大计专288 赞同 · 60 评论 文章
旭哥经验贴:
网友小旭:24二战跨考上岸浙大计算机专硕421分经验贴(408 137分)966 赞同 · 161 评论 文章
ba哥经验贴:
[
Void:24考研一战浙江大学计算机专硕411经验帖309 赞同 · 44 评论文章
欢迎加入浙计总群进行讨论学习,群里有常见问题解答。群号241321218(可能搜不到),可以直接扫码。
想考浙软的同学也可以加浙软新群:
原文编辑于 2025-06-06 21:54・重庆